第(1/3)页 路明非正在输入微信号,一个对话框就从手机顶端弹出,是那个社区工作人员发来的。 “上级部门已经和目标院校对接,他们的招生老师正在联系你。” “收到,我也在联系那位教授。” “OK。” 路明非删掉对话框,继续搜索微信号,添加好友。 …… …… “你已经添加了康纳德·古德里安,现在可以开始聊天了。” 路明非刚发送申请不过一分钟,对面就予以通过。还没等他问好,语音通话的铃声已经在餐桌上回荡。 “我还在吃饭……” “教授又不知道你一边吃饭一边玩手机。”叔叔用力拍路明非的肩,“接起来吧,第一次语音就被挂断会给对方留下坏印象。要知道,第一印象是……” “打住,叔叔,我接。” 路明非点下接听按钮,略一思考,按着英语国家的日常问候方式做开场白,“Good morning,Dr.Guderian.” “I can speak Chinese,路明非同学。” 那教授的语气轻松,发音也周正。 比起贾伦·罗斯的奇怪口音,这个古德里安教授的汉语发音夹杂了一点粤语的语调,又有些吴侬软语,如同路明非每天上下学时在街头巷尾遇到的人们一般。路明非听这教授居然会说流畅的汉语,也放松下来。 “早上好,古德里安教授。” 路明非重新用汉语问好。 “早上好,路明非同学。”教授也用汉语回礼,又道,“如果我所料不错,你正在吃早餐。” “是的,我正在和叔叔婶婶,还有……”路明非想了一下“堂弟”这个词该如何表达,“我弟弟一起吃饭。教授,您是怎么猜到的?” “因为我也在吃早餐。” 通话背景音中恰到好处地传来“老板,再来点辣子”的呼叫,伴随着食客们吞吃馄饨的声音。路明非忍不住笑起来,教授也笑得很爽朗。 “中国不愧是美食大国,随便一个街边饭馆都能做出不世出的美餐。言归正传,路同学,这个通话只是告知你,本学院将于三天后在贵校的大会议室进行面试,请做好准备。” “明白,古德里安教授。” “我现在就要去学术会议的现场了,面试那天再见。” 路明非放下手机,教授却并未挂断通话,他也只得耐心等待。 “一共18元,对吧——诶?路同学,你怎么还没挂断?” “教授,按中国的民间习俗和礼节,长辈不挂断的话,晚辈也不能先行离开通话。” “哦对对对!”教授恍然大悟一般连着说了一串对,“那么我先走了,面试那天见!” 语音通讯挂断,路明非靠在椅背上,两滴汗从额头流下。 “怎么样?”婶婶在一旁焦急地问。 “教授说三天后在我们学校的大会议室面试。”路明非接过叔叔递给他的湿巾,用力擦脸,“还好教授会说汉语。而且,虽然教授有点打官腔,但听起来不是很严厉。” “那就好那就好。” 婶婶松了一口气,突然又想到了另一个问题。 “面试的时候应该不止他一个人吧?” “肯定不止。师兄传授给我的经验是,面试组一般有三人。” “那可不保证其余两个人都会说汉语啊!” 路明非刚擦干净的汗又流了下来。在校队这段时间他的英语确实有很大长进,但也不可避免地被贾伦·罗斯带成了汽车城口音。更雪上加霜的是,由于路明非平时三大特摄一个不落、得空还看日综,每天受日语熏陶远多于英语,导致他的发音逐渐日式化,最终形成了美国工业区方言、日式片假名和Chinglish三合一式口语。 高三上学期进行的英语口试第一项是自我介绍,路明非起始句说成了“私は”,愣了一下才回过神来改成英语。在回答考官提出的问题时,路明非根本没办法控制住自己的日式发音,动辄冒出的片假名拼法让他那个口试考场里的所有人都听麻了。甚至直到他的最终陈述结束,四个海归考官加上赵孟华等人愣是没一个能完全听懂他在说什么。 最终路明非的口试成绩定格在经典61分,成为了全校最低分,也是唯一一个6开头的口试分数。这事成了校园中广为流传的笑话,老师同学们每每想起都要笑好一阵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