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只是,玉成安就是不想让苏静萱知晓。 玉成安与苏静萱的关系其实并不复杂,只不过小时候发生了一些事,让玉成安一直无法释怀,便记恨到了今日。 苏静萱的父亲乃是当朝宰相苏川谷,算是大益文臣之首。而玉子晋又是大益宁亲王,算是军中的精神象征。 益帝早在十余年前便有意撮合两家,避免一家独大,因此便给两家定了娃娃亲。对象便是玉成安与苏静萱。 虽然表面上宰相与宁亲王联姻看似对皇室影响变大了,很多人也以为益帝走了一步坏棋,但实际上不然。 因为宰相代表的始终是文臣一脉,而宁亲王则是武将们心中的精神支柱。 自古文武不两立。 开疆拓土自然需要武将冲锋陷阵,奋勇杀敌。但是和平年代却更需要文臣治世,泽被苍生。 站在文人的角度,自然看不起他们眼中只会舞刀弄枪的蛮子。 站在武人的角度,也看不起他们眼中只会吟诗作对的酸儒。 特别是在盛世,这种矛盾便更会激化。因为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,都会认为有如今的盛世太平,都要归功于自己的付出! 更何况,苏川谷与玉子晋对文武两脉的掌控力度并不强。 因此,两家联姻后,双方只会更加小心地效忠于皇室,而根本不可能生出作乱之心。 毕竟明面上,两家确实代表了文臣武将,他们联姻之后只能更加小心翼翼,否则一不小心便会被人说闲话,甚至惹来皇帝猜忌。 历来招来皇帝猜忌的臣子,下场往往都很凄惨。 因此即便是当朝宰相,即便是宁亲王,也只能小心翼翼地行事,决不能落人口舌。 这就是权术。 而且当初玉绫惜为玉子晋求来了玄甲卫,何尝不是益帝的意思呢? 毕竟宁亲王一脉遵照祖宗遗训,只做闲散王爷,并不参与朝政。但这样一来,就没有人能够制衡苏相在朝中的权力了。 因此,无论是玉成安与苏静萱的联姻也好,玄甲卫的归属也罢,不过都是益帝平衡朝中势力的手段罢了。 这便是皇帝的为君之道、平衡之道。 虽然皇帝没有下旨,但却已然表现出了撮合两家的意思。苏川谷能够坐上宰相的位子,必是极为精通为臣之道。 因此苏相一方面与宁亲王刻意保持了距离,另一方面又将年幼的女儿苏静萱经常差到宁王府去请安。 这样时间久了,苏静萱与宁王府上下就熟络起来了。 而玉成安与苏静萱的恩怨也是那时候结下的。 按理说,苏静萱是苏相之女,应该是典型的大家闺秀,温婉淑雅才是。可苏小姐偏偏喜爱舞刀弄枪,对于诗词歌赋、圣人典籍一概没有兴趣。 这也就养成了她大胆豪放的性格。 而玉成安则刚好相反。他儿时身体不太好,虽然生在宁王府这种大富大贵的家庭中,却依旧面黄肌瘦,可以说是整日泡在药罐子里的。 这就让他养成了胆小畏缩的性格。 第(2/3)页